Skip to content

分类: 生活

2021至2022

其实这一年多以来,都比较平平淡淡,最大的变动也就是在工作上了。我在2021年上半年换了几份工作,遇到的同事都还挺可爱的也很好玩。后来经过前同事的介绍,在2021年夏天入职了一家在国内还算比较有名的车企,薪资也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超过了重庆年平均工资,也超过了北京上海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这让我的生活质量有了比较大的提升。同时我依然保持着节约适度的消费习惯,并一直对抗着虚荣和消费主义。这份工作有时候会需要出差,也去了不少地方,每次出差虽然很累,但还是比较开心的,因为在不同地方拍摄的视频最终都会成为我的作品和工作经验。在出差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发达地区的就业环境确实比重庆要好上很多,如果我将来失业了,说不定会考虑到北京上海等城市工作。但我也知道背井离乡真的很难,到时候再说吧,毕竟一份体面的工作和薪资或许是值得背井离乡的。

Leave a Comment

2020年以来

2020年刚开始的时候,我还在一家公司的新媒体部做拍摄和后期,这也是我从电视台出来之后,时隔2年多再次回到这个岗位上,认识了好几个有趣的同事,印象最深的是我的编导搭档,此外还有个花臂少女,虽然是少女但是也二十七八了。由于工作内容是抖音的拍摄剪辑,在一起讨论选题,拍摄素材,剪辑成片。这份工作现在回想起来还是非常快乐的,往事依旧历历在目不由得会心一笑。再后来开开心心地准备过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疫情爆发了,我和很多人一样,一开始是比较懵逼的,不知道意味着什么,后来公司迟迟无法复工,在坚持了一阵后,领导宣布部门就地解散,年后就不用去上班了。我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突然的事情,其实说实话,我当时的感觉有点激动,年前拍摄完成待剪的好几个片子突然就不用剪了,感觉还有点小开心的。

Leave a Comment

网站的一些改进

自我的博客从2012年创建以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采用的是WAMP集成环境来进行搭建的,当然最早的时候还采用过共享型虚拟主机,因为最初自己的技术并不是很好,对界面不友好的Linux环境比较排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WAMP的稳定性和效率问题越来越突出,时至今日,已不得不对网站的环境做出一些调整以适应新时代的互联网。

Leave a Comment

年龄越大越喜欢吃散伙饭

参加工作这么多年来,我也经历过不少同事和朋友相继辞职离开,当然也包括自己辞职离开,但是还从来没有经历过公司倒闭关门的情况。一直以来我都有一种莫名的渴望,就是喜欢吃散伙饭。比如当我得知某个关系要好的同事即将离开的时候,我会倾向于找个机会拉上几个同样关系不错的同事与他一起吃一顿散伙饭,就算是给即将离开的同事送行了。之所以我会有这种渴望,我想其实是因为我喜欢吃散伙饭时的那种氛围带来的情绪体验。一群互相熟悉的人,因为一个人的离开,互相推杯换盏,从吐槽本公司的种种劣迹,公司制度的不公,上司或同事的恶心,到共话光明的未来,明媚的前程,对即将离开的同事献上美好的祝福。在交谈的过程中,思绪从刚认识开始回忆,想到每一个中午一起吃饭,每个工作任务的具体执行,困难的一起解决,一起应对其他人的刁难。这是一种深刻的情绪共鸣,不禁让人感慨万千。这是一种患难与共的情谊,虽然和大部分同事只是泛泛之交和普通的工作往来,但在一个公司总有几个能和自己聊到一起的人。每当我换一份工作之后,回过头来发现最值得回味的就是和同事一起经历的种种,总的来说之前的几份工作经历还是很开心的。

当我更换几次工作之后就觉得,人从一段纷繁复杂的关系泥潭中脱身真的是一件非常爽的一件事,犹如清风拂面,辞职算是一种,我想那些不得不离的婚应该也是吧。

Leave a Comment

一个生理学意义上的父亲

我还记得最初是在手机上的支付宝APP上看到的信息,那是一个无聊的时刻,我打开支付宝后并没有使用APP的常用功能,而是点了“更多”按钮,把里面可以进入的功能挨个试了试,然后进入了教育公益一栏下面的“校园工作”功能。发现支付宝居然也有找工作的功能,可能是因为好奇的原因,又或者是因为每天按部就班的清闲的工作,我的脑袋里突然想看看能不能碰碰运气找一份兼职的工作挣点儿外快。可翻了很久也没有发现有合适的兼职,唯独有一条信息引起了我的注意——重庆精子库招募志愿捐精者,我当时的想法是:“这个也算是兼职?”

1 Comment

理想的胳膊拧不过现实的大腿

在上个月末我终于完成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说是完成了,或许这仅仅还是开始呢,这件事就是买房。虽然我在去年写的文章《关于买房》中充分表达了我对于买房的态度和观点——我的内心其实是不希望在这个时间点买房的。但是,理想的胳膊拧不过现实的大腿,买房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在一些情况下也会成为家庭的事情。买房之所以算得上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是因为在这个时代对于普通人来说,它承载的意义并不仅仅只有居住意义这一项,投资、教育、医疗甚至婚姻等等都能够和房子扯上关系。而为了买这套房,我父母不仅花了大部分积蓄,并且我自己也背负上了三十年的贷款,这其实是很承重的,不过我的心态比较好,既然大家都说买那就买吧。而之所以会在此时决定买房,和我的家庭以及重庆房地产市场变化都有很大的关系。

1 Comment

工作趣事

这周五,当我还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刷着手机上着网喝着从网上新买来的进口香草味可口可乐的时候,公司的一个行政和一个平时我很熟悉的某电脑公司的技术员走了进来。他们的目的是在我们的小办公室里装一个指纹打卡机。为什么要装这个机器呢?听行政说,是因为某天也不知道是哪个同事早上在上班时间由于找不到我们办公室的几个人而给公司领导说了,那天或许是人都还没到,于是乎公司决定在本来不需要打卡的我们办公室里装一个打卡机,限制我们的上下班时间,这是原因。

Leave a Comment

卖火柴的小女孩01a的微博

我是在昨天看见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01a的微博的,是因为我很早以前关注了一个在微博上专门发布去逝者消息的微博——@逝者如斯夫dead,昨天刚好看见了这一条消息,当时是这么介绍的:“(最后微博2014年3月31日)她患有重度抑郁,独自在北京流浪求助。在没得病时她是个“大侠”,可病后却像个被打倒在地的拳击手。她一直相信自己是可以治好的,只是最后走投无路,选择4月1号离开。她说那天人们都在纪念张国荣,她也可以当做人们也在纪念她。”

我不知道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名字,也不知道她现在是否真的过世了,也不知道这是否真实,但从文字的点点滴滴中,我相信所看到的这个悲惨经历,以及悲惨中的温暖,这个女孩就像圣人一样在极端的逆境中依然拥有高尚的品德,果然,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我是多么希望她还活着啊!一共61条微博,我只选取其中一些转载一下。

Leave a Comment

信息获取强迫症

我现在发觉自己可能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信息获取强迫症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和工作之外,花费时间最多的事情就是从手机或电脑上阅读各种信息了。先拿手机来说,微信朋友圈里刷新的每一条状态信息我都不会看掉,凡是我加了的人并且没有被我屏蔽的,每一条推送消息我都不会看掉,幸好我的微信没加多少人。然后每天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所有消息我都会过一遍,只要对文章题目不感兴趣的消息我都会立马删除掉,但毕竟订阅的公众号多少都是感兴趣的领域,所以尽管我不求甚解,但是依然有许多文章需要看,否则就有一种事情没做完的不爽的感觉。除此之外,我目前最喜欢的视频节目《罗辑思维》和综艺节目《非诚勿扰》也都是不想落下任何一集连着看的,我会把这两个节目下载到我的iPad mini上,然后再带到公司去看,因为公司的网络速度慢,所以只能这样。之所以目前喜欢这两个节目,是我觉得《罗辑思维》能够提高自己的思维方式水平和价值观,而喜欢看《非诚勿扰》则是因为其娱乐性很强,并且能够了解到不同人的生活。在公司我每天除了工作之外,其余时间几乎都是在看视频和微信公众号中度过的。除此之外,我在公司还要时不时的在电脑上打开浏览器刷一下smzdm.com和cnbeta.com以及网易,这三个只是我比较经常上的网站,而淘宝、京东之类的购物网站就更不用说了,还不包括我浏览器收藏夹里面保存的几十个网站,我偶尔也会随意选择几个打开看看。

Leave a Comment

跑步

昨晚那时,重庆的温度在23°C左右,阴,看不见月亮。雨后的PM2.5指数在50以下,江风簌簌,夹着湿气吹来,虽然潮湿却让人倍感清新,特别是当大口喘气时,很爽。从我家附近跑到两江交汇处,在体力不支,心动过速时,支撑我坚持跑到最后的并不是强身健体、超越自我和追求卓越这些简单理由,最重要的是——这个逼,我装定了。

其实我最喜欢的运动还是骑自行车,那为什么会选择跑步呢?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跑步这项运动似乎是很火热的,朋友圈里,微博上都有许多和跑步相关的信息。其实跑步之所以在目前很火热的原因我想无非有几点,首先就是跑步很简单,不需要买什么昂贵的装备,就算没有跑鞋,其他鞋子大多也能完成跑步运动。然后就是跑步不需要练习,只要是身体健康的人几乎都能够跑起来,并不需要专业的技能和训练,所以入门没有门槛。最后就是跑步的场地要求不高,只要有路就能跑,不需要专门的场地,这也是为什么跑步很火的原因之一。其实跑步对于我来说并不是十分有趣的一项运动,但在重庆的这种地形,骑自行车也不是很好的一个选择,或许我将来去北京那种城市后才会选择骑自行车。我一般跑步都会选择在袁家岗的奥体中心,那里有一圈专门的用沥青铺成的步道可用,步道围着整个奥体主场馆修建,跑一圈刚好一千米。每天晚饭过后就陆陆续续有许多附近的居民在奥体中心的步道进行锻炼,有的仅仅是走路,还有许多就是像我一样的跑步者。这次为什么会选择从杨家坪九滨路的起点一直跑到朝天门呢?其实也是为了装逼,如果是在奥体中心跑步的话,用手机记录下来的跑步路径也就仅仅是几个圈圈而已,而这次沿着长江跑的路线看起来明显高大上许多。并且我平时跑步都不会带手机记录的,因为手机的重量确实是一个累赘,我一直喜欢轻装上阵,但这次是为了装逼,所以才在把手机带在身上。我也确实很少跑这么长的距离,一般来说在奥体中心跑步每次也就跑五公里左右,这次一下跑了十一公里,跑完之后我明显感觉有点力不从心,而且第二天脚也有一点酸痛。一路跑到朝天门广场,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大约跑到九公里的时候,那一段其实是没有路的,有的仅仅是车行道,而没有任何人行道,加上跑步的时候是晚上,天已经暗下来了,在车行道上跑可想而知是多么的危险,我不得不一路上把手机的闪光灯打开照着后方提醒后面的汽车,我也绝不会再跑第二次这段路了。

最后跑到朝天门已经是晚上十点了,那里毕竟是两江交汇处,人一点都不少。在朝天门与江水交接的台阶上,小贩们在贩卖各种玩具和物品,还有的经营着我小时候很喜欢玩的用气枪打气球的游戏。而情侣们不管老的少的,垫着一张报纸零零散散的坐在台阶上,生怕周围的人打扰了他们的相互依偎。一个飘着油烟的烧烤摊子,我觉得坐在蓝色劣质塑料椅子上的人就算是那时候朝天门的有钱人了,食客们抽着烟等着老板将烤好的食物呈现在桌子上。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却是那里还有露天的卡拉OK,也不知道点唱一曲需要花多少钱,但在露天用两个喇叭和一台破旧液晶电视组合而成的设备如此简单,几个人用并不动听的声音拿着话筒高歌,我佩服他们的勇气,尽管会跑调和破音却也唱得那么潇洒,不怕周围任何人觉得吵闹。或许在那个环境下,江水滔滔,听的人听的是心境,唱的人唱的是深情。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