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曾经遇见

万般不舍,只言再见。
你愿走远,笑掩孤单。
逐光芒,未遇见,我以奔跑忘不安。
荒野之上,孤军奋战。
以梦为马,以汗为泉。
回头望,路以黯,人在旅途洒泪时。

年关一过,社会经济就像是电脑系统被还原了一样,都重新启动了起来,为了接下来的十二个月,也为了下一个年关。而年关结束的一段时间里,参加过工作的人都知道,各个企事业单位中多多少少都会离开一部分人。有的找好了下家,有的仅仅是因为厌恶,有的也许是追逐自由,总之缘由多样,但人们都是离开一个曾经熟悉并且协作和服务过的组织。我姑且把这种将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格喜好的人群集中在一起,为了一个目标而奋斗(通常这个奋斗目标是盈利)的组织称为“单位”。我们都有自己的一个单位。曾几何时的中国社会,一个没单位的人寸步难行。单位,即是一个人的人生堡垒。而现在,市场经济将这座堡垒变成了一个篱笆,稍微不安分一点儿的人都可以随时从篱笆中跳出去。每当有人离开公司,我总会感到一种“人走茶凉”的凄凉感。毕竟,之前的见面,很可能就是人生中的最后一面。

自大学毕业,也有三年光景了,我人生中从没有一个时期像最近这一年多以来过得这么心平气和,或者说,平淡无奇。生活和工作轻松到能让我在有限的时间里对未来展开无限的遐想,可我并非愿意将自己的生活填充得满满当当。毕竟,前两个工作就是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有过之前那种工作经历的我知道闲适是多么得难得可贵。而在这种给生活留下了充裕时间的工作中,让我能够对从前的和现在的生活仔细思考,进而发现,不论什么生活和工作,最有意思的还是遇见的那些形形色色,有血有肉有趣的人。

如果我用手机查到当天重庆的PM2.5指数不那么高的话,我会选择在晚上9点后去袁家岗的奥体中心跑步,这样既不会吸入那么多的污染物,又能够进行锻炼增强身体的机能,降低疾病发生的概率,或许,我会更长寿一点,遇见更多的人。在奔跑的过程中,把注意力集中在简单的事情上——跑步和呼吸,随着胸腔的扩张和收缩,并不需要消耗多少脑力,大脑就会慢慢慢慢的释放思绪,这样我能把经历过的人和事梳理一遍,这样才能明白哪些是自己已经忘掉的,哪些是自己念念不忘而放不下的。

遥想当年,在即将大学毕业而尚未开始正式工作的时候,我在网上随意找了一份和电脑相关的工作——在石桥铺赛博电脑城3楼一个不大的摊位里售卖耳机或声卡等产品,尽管工作内容是销售,但我记得当时网上这个公司写的明明是招聘技术人员。就这样,心怀学习技术愿望的我被忽悠进了这个超小型公司,之所以叫做超小型公司,是因为这个公司加上老板一共就只有几个人,其实就是一个个体户。除了我这个销售外,还有另外一个销售员,一个农村出来打工妹,虽然不怎么漂亮,但有一种十几岁姑娘天然就有的傻乎乎的气息。我在那公司干了一个多月,发现我和她虽然有价值观及知识面上的差别,虽然她高中没读完,但这也并不影响我们在一个多月的工作期间里有说有笑,我发现大部分她这个年龄的在农村长大的女孩都有一种特有的单纯,单纯到让人觉得她在这个世界活不下去。这期间唯一一次见她落泪是因为工作辛苦,老板苛刻,当她说出觉得自己是在给老板“做牛做马”的时候,我才真正深刻地体会到了心酸和无奈,真希望这个残酷世界能够温柔待她。后来她辞职了,我也走了,从此就再也没见过了。

后来,我找到了一个算得上是我毕业后第一份正式工作,杂志社编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有所提到。在这里我有幸认识了许多和我比较谈得来的一些同事,直到目前都还保持着一定但不深的联系。其中比较有趣的是两个和我同龄的同事在一位老员工的领导下努力经营一个APP推荐类的网站,希望能搞出一点名堂来,但两个同事和老员工在经营理念和方向上有巨大的分歧,这导致时不时的两位同龄人就会吐槽那个老员工,我也只是在一旁听着乐呵,毕竟不是同一个团队,帮不上什么忙,最后该网站无人问津,整个项目破产。其中还有那个老员工和主编不和的轶事,我们这些同龄人也只是隔岸观火,看看热闹。工作的部门既然是杂志社嘛,当然也少不了文艺范儿的同事了,印象中有两个属于这个范畴。其中一个女同事,比我年龄稍大一点,当我第一次看到她写的电影影评之后,我竟然恍惚觉得我是在看一本电影艺术批判类的杂志,但其实这只是我们杂志的一个电影推荐栏目。由于她对计算机相关知识不是特别了解,导致在选题和文章上工作起来比较困难,还好文笔不错,后来调去了图书部。另外一个男同事,资深球迷,体育健将,我总感觉他气宇轩昂,写的文章用词华丽,造句包含深情,这在他个人微博或发布的文章中可见一斑,用另外一位同事的话说,明明是介绍一个电脑或手机软件的,但读他写的文章第一段时,你不知道接下来讲的是什么。他和我一样,对键盘、鼠标等外设都比较了解和感兴趣。在杂志社还有其他同事虽然个性特点不突出,但经过长时间的共事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杂志社不景气,我也就辞职走了,紧接着杂志社改革调动,从前一个部门的人,如今已是天各一方,分散到各个部门和公司了,今后能否再相见,不得而知。

从杂志社离开之后,后来又找到一份在周大福的网络技术员工作,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有所提到。在这里和我一起同时入职的还有另外一位同事,同一天入职的同一部门的同事,自然是相见甚欢,距离拉的很近,每天中午也是一起出去吃饭休息。尽管在一些问题上有些争论,但每天吃饭休息的时候一起瞟过路的美女,谈论一下这个年龄该谈论的游戏、电脑、软件等话题,吐槽一下另外一位奇葩的同事,也是十分谈得来的。后来我离开了,但他依然在那里坚守,我时不时的还在QQ上问他关于我曾经待过的单位目前是一种什么情况。我觉得听听老单位的现况,其实就和打听前任的现况是一样的感觉。

最后,我来到了现在这个广告公司,今年农历新年后,公司里一些曾经的老同事离开了,这让我觉得忧伤。自从来到这里,我的QQ分组里面的“现同事”分组已经超过60人了,但总会有那么一天,我会和这六十多人脱离关系。也许在不知不觉中和他们见的面,就是此生中的最后一面。这个星期的一天下班后,在送一位同事回家的路程中,我们谈起一位在公司干了9年的老同事在年后辞职离开,她说一个人在公司干了9年的时间,就这样离开了,从此和这个单位再也没有关系了。我一边开车一边想着如何回答她,最后说的是:“对呀,确实是这样的。”但其实我想说的意思是,“对呀,生活确实是这样的,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也不知道她明白没有。在现在的这个单位里,我遇到了比以前更多的同事,遇到是事情也更加有趣和深刻,而我目前仍然在此。关于这个公司的人和事,以后我有机会再慢慢道来吧。

当遇见的人多了便会惊讶的发现,原来人和人之间的差别能够如此之大,差别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条件和生活水平的差别,另一个是思想认识和人格习惯的差别。

这种尽管我不愿与任何人都只是泛泛之交,但无奈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大部分人注定无法深入了解。纵使往事如烟,依然感谢你有缘在我生命中昙花一现。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哦~(#^.^#) *超出时限。 请再次填写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