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宇啊,你在主城有房子,当然轻松哦,不用负担什么,吃饭还可以在家里吃。”我同学对我如是说。
大学期间,我所在的班上只有24个同学,他们中有大部分在上大学之前都不是在重庆主城生活的,而是主城周围的区、县、村。在校学习的时候由于是住校,所以还不觉得,而到了毕业1年多的现在,我和同学们才开始感觉到生活的不容易,而最不容易的,还是从农村来城市工作和生活的我的同学。
虽然我大学期间多半时间是住校的,但由于学校离家只有1个小时左右车程,所以我每星期都要回家一两次,有时候甚至第一天回家第二天早上再回学校上课。由于我回家的次数频繁,同学和家人都知道我这个人喜欢回家。之所以这么喜欢回家,的确是由于家里的生活条件比学校好多了。在家里我能有更安稳的睡眠,更舒服的环境,更丰富的娱乐,更可口的饭菜……而步行20分钟就能到达的电影院、大型超市、医院、商业步行街等也是在学校无法享受到的。学校虽然是所处于重庆市新开发的大学城地区,但其带动起来的繁华的商业,所提供的消费服务和商品也是根据学生的消费能力来进行匹配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回力、双星、阿迪王、2元店、各种大排档,以及60元一晚的旅馆。
已经开发多年的大学城尚且如此,其他更偏远郊区的基础设施配套情况可想而知。这城乡的巨大差距,也就是为什么大部分农村来的年轻人想扎根于大城市中的原因。可城市为他们扎根所提供的土壤并不是十分优良,刚刚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年轻人,在努力融入城市的过程中,经历的困苦是在城里生活的人们所不能体会的。
我们家有一处房屋,离杨家坪步行街步行有十分钟的路程,七楼,无电梯,十几年老房,中等装修。我们将它租了出去,租金每月1200元,虽然这和北上广的房价无法相比,但2013年上半年重庆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823元,平均每月2137元。一般来说租房的人只租一个单间,600元。也就是说,如果租房人的工资为重庆市平均工资的话,他每月要拿出接近三分之一的钱来缴纳房租。这还仅仅是我家那种房屋的出租价格,这还仅仅是重庆这座城市较低的出租价格。所以农村来的年轻人都有一个买房梦,我的同学便是如此,他们也曾明确的表达出希望买房的想法。但买房一事谈何容易,在和同学聚会聊天时也曾说到这一话题,同学很清楚买房的困难程度,由于父母都是农民,能提供给自己的支助相当有限,一切都只有靠自己去挣,靠自己去拼。
毕业至今,我和同学们差不多都快25岁了,古人云:“三十而立”。几千年以来的传统思想强迫着我们做出一点成绩出来,而这个“成绩”,基本都体现在成家立业上,可成家立业,首先得要有一个容身之所。单身的同学倒还轻松,而有女朋友的同学对买房的渴望可以说比一般人要强烈许多,我有几个同学已经受到了女方、女方父母以及自我要求的压力。这种潜在的买房压力,对于其最直观的影响便是在消费上。不敢买衣服,不敢吃好点,不敢去旅游,不敢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因为一旦出手,空荡荡的荷包会让人重新陷入买房的压力和无房的不安全感中。而我自己相比起同学来说就要大胆得多了,工作一年多以来,我几乎没有存钱。买单反、买咖啡机、买Hi-Fi耳机、更新电脑,甚至炒股票和买比特币。当然,我认为自己在消费上拥有相当程度的理性,毕竟这钱也是自己辛辛苦苦挣的。我想说明的是,如今买房的压力在这个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向钱看的时期,带给年轻人的压力比改革开放前还要大。我父亲曾几何时也说过,我们这一代人生活的压力,比他当年感觉到的还要大。的确,是因为如今贫富差距显现出来,并且比较明显,这样一来人们就会相互比较了,而非我爸当年的普遍不富裕。
我还记得自己小的时候,妈妈有时会说“进城”,意思就是去在当时比较繁华的渝中区解放碑一带。而现在自己住的地方,两个公交站之外就是渝中区。我妈也不再说“进城”这个词了。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商业和工作机会越来越多,生活更加便利,这也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城市在短短十几年内飞速扩张,原来属于偏远地区的地方现在也变成城市的一部分了,而由于人口和商业的快速增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让城市的房价也随之水涨船高。这就让后来进入城市的打工者不得不面对高昂的房价,难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屋。而我和同学们的大学专业是软件技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离开主城,也就意味着放弃自己的大学专业。
对于在城市没有房子的年轻人来说,买房已经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一个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如果无法办到,就意味着终有一天会离开生活多年的城市回到自己的老家,失去工作和发展的机会,失去优质的医疗和教育条件,失去便利的生活和社会资源,这是很多习惯城市生活的人难以接受的。这也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但我们却无法改变这种状况,只能靠买房来适应这个社会。
晚饭过后的家庭聊天难免会聊到工作和生活,我曾记得我父母和亲戚们聊天时说过:“原来就是城里的年轻人不会因为房价的上涨产生多大的影响,而农村来的年轻人需要自己挣一套房子出来,好辛苦嘛。”
“城市化大潮之下,‘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变成了珍稀品,越来越多的乡愁背后是离不开城市,也回不去故乡。我们跟着城市的步伐奔跑,却不知道最终落脚何处”。